企鹅粮油机械:解析预处理工艺在预榨浸出中的关键作用
在油料深加工过程中,若想尽可能分离油脂、降低饼粕残油率,采用预榨浸出工艺十分必要,尤其是预处理工艺,直接关系着浸出后饼粕残油率的高低。这一工艺为何如此关键?下面为您详细解析。
预榨浸出工艺结合了压榨法与浸出法的特点,适用于中、高含油量的油料加工。它既能通过预榨获取压榨油,又能借助浸出设备控制预榨后饼粕的残油率,从而提高出油率,减少油脂资源浪费。以棉籽油加工为例,预处理工艺的重要性尤为突出。
清理除杂与剥壳处理:预处理阶段首先需对棉籽进行清理除杂、脱绒、剥壳等操作,得到用于榨油的棉籽仁。棉籽仁的含壳率会直接影响榨膛压力:含壳率过低,榨膛压力下降,出油率降低,饼粕残油率升高;含壳率过高,虽榨膛压力较高,但设备运行能耗增加,且壳会带走部分油脂,同样导致出油率下降。此外,随着仁中含壳量增加,油脂颜色会加深,精炼时的损耗也会提高。因此,一般要求入榨棉仁的含壳率控制在 10% 以内,常用设备包括比重去石机、剥壳机等。
软化与轧胚工艺:选择适宜的软化温度是保证轧胚质量的关键。通过软化可调整油料的水分和温度,使其质地更适合轧胚。而轧胚能破坏油料的细胞组织,缩短油脂在油料粒子内的扩散路径,同时增加料胚单位重量的表面积,有利于油脂析出。薄而均匀的料胚能为后续压榨和浸出创造有利条件,提升油脂分离效率,此环节会用到破碎机、轧胚机等设备。
蒸炒处理:蒸炒的目的是促使油脂凝聚,为提高出油率创造条件。通过调整水分和温度,使料胚的可塑性、弹性符合入榨要求,既能提高毛油品质,又能减轻后续精炼的负担。若蒸炒不到位,料胚结构不合理,会导致油脂难以充分释放,增加饼粕残油率;蒸炒过度则可能破坏油料成分,影响油脂品质。蒸炒锅、调质塔等设备在这一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由此可见,预处理工艺是预榨浸出流程的基础,各环节的操作质量直接影响后续工序的效率和最终产品的品质。合理控制预处理过程中的各项参数,能为预榨和浸出提供优质的料胚,从而有效降低饼粕残油率,提高油脂产出率。
企鹅粮油机械在预榨浸出设备及工艺研发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,可根据不同油料特性提供预处理解决方案,助力加工企业优化生产流程。无论是清理设备的选型,还是蒸炒参数的设定,都能结合实际生产需求提供参考,帮助企业在油料加工中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。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预处理工艺的细节,可进一步咨询相关信息。
企鹅粮油机械设备是放心之选,企鹅粮油机械设备厂家长期致力于研究各种油脂机械设备,生产的粮油机械质量有保证并且拥有良好的口碑,关注厂家微信公众号“企鹅粮油机械”了解更多信息,咨询选购粮油机械设备请联系张先生13503839006,0371-86661079。